听听,秋的声音优秀教案(1)
教学目标:
1.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。
2.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,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。
3.仿照诗歌的形式,续写诗文。
教学重难点:
本文是一首现代诗,通过秋天的声音这个切入点,以点带面让学生通过想象来感受秋天美好的景色。从短短的几句话中让学生感悟出秋的美应是本课教学的难点。展开想象对文章的理解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直接的帮助,应作为教学的重点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创设情境
走进秋天
1、小朋友们,今天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,请你一边看,一边想,这是一个怎样的季节?(出示图片,播放背景音乐)
2、同学们,秋天不仅有缤纷的色彩,香甜的气味,它还有好听的声音呢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《听听,秋的声音》。
3、谁来读课题?后面的“听”要轻声;注意题目中的逗号,这个逗号提示我们要仔细去听;听听,秋的什么?
4、听听,谁的声音?(引导学生读好重音)
二、自学课文,聆听秋声
1、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在课题12的旁边有一个星号,说明这是一篇——(略读课文)
那我们应该怎样学习略读课文呢?
2、那我们赶快来读一读“阅读提示”,看看提示中对我们的自学提出了什么要求?谁来读一读?
(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,一边读一边想象,把自己的体会和同学分享,还可以仿写诗句。)
3、要想有感情朗读,首先要把这首诗读正确、读通顺,自己练习一下好吗?在读的过程中,还要想一想,这首诗都写了哪些声音呢?大声地读吧,直到自己满意为止。
三、品读1—3小节
1、课文给我们描述了这么多声音,你能读出来吗?
生:读第一至第三小节。
2、你读了几个小节?
3、听老师读,看看老师怎样读这三个小节。
4、你听出是三个小节了吗?老师在读的时候,一个小节和一个小节之间停顿的时间—(很长)
5、你能读出三个小节吗?(读第一至第三小节)
6、读得真好!你在读的时候,仿佛看到了什么呢?
7、你们能像她这样一边想象一边读吗?(再读一至三小节)
8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?
(我仿佛看到了蟋蟀振动翅膀,在和阳台告别。)
9、是啊,同学们,我们读的是文字,而头脑中想象的是画面,你读的时候,也可以这样把文字换成一幅幅画面。谁还想读?
10|再次朗读一至三小节。(你头脑中的画面是怎样的?
11、黄叶要离开大树妈妈,蟋蟀跟阳台告别,大雁要飞到南方去,在我们的头脑中都是一幅幅画面。同学们,想一想,黄叶会和大树怎样告别呢?
12、和大树妈妈说声“再见”,课本中用了一个什么词?(道别)
13、如果我跟别人说声“谢谢”,应该叫什么?(道谢)
14、如果我跟别人说声“对不起”呢?(道歉)
15、原来,这个“道”字,还有“说”的意思呢。课本中还有一个词,和“道别”的意思差不多。(告别)
16、为什么不用两个“道别”,而用了一个“告别”呢?是啊,这首诗的语言多么丰富生动啊。
17、小蟋蟀会跟阳台怎样告别呢?
18、大雁要飞到南方去,她临走的时候,洒下了一串暖暖的叮咛。“叮咛”是什么意思?每天早上,当你背起书包上学时,妈妈会怎么叮咛呢?
四、品读4—6小节。
1、让我们走近秋,继续去听秋的声音,谁接下去读?(读四至六小节)
2、读这一部分时,我们就好像看到了作者靠近每一棵小草、每一朵小花在侧耳细听。谁还想读?
3、同学们,我们听到秋的声音了吗?高兴吗?高兴,你再读。(读最后一小节。)
4、听到没听到秋的声音?
5、“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。”读。生齐:“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。”
6、你从哪个词中感到了一种欣喜?从“听到了”感到很高兴。
7、每个词语都是有感情的,我们要善于捕捉它。
8、现在,我们就来一边想象着画面,一边练习朗读。呆会儿,我们来比赛读。你还可以把想象到的用动作表示出来。(展示朗读,加动作。)
9、同学们,你们发现了没有,她想象的画面都在脸上显现呢。我们男女生比赛读。
男女生轮读。
听听,秋的声音优秀教案(2)
教学目标:
1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。
2、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,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。
3、仿照诗歌的形式,续写诗文。
教学准备:
录音带(适合做朗读背景音乐)课件
教学过程:
一、引题:
1、师:秋的脚步轻轻,可我们还是分明听到了秋的声音,不信,你听!(录音响起)同学们,请闭上你们的眼睛,仔细聆听,想像一下,你的脑中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。(音乐中师范读全诗)
2、你觉得这秋天的声音美吗?生:秋天的声音很美。
师:这节课,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,出示课题《听听,秋的声音》
请学生读课题,读得美一点。
二、欣赏朗读,感受诗情。
1、学生初读,要求:读准字音,读通句子,生字可以多读几遍。
2、检查
3、感知内容: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?学生回答
4、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?(是否可以小组合作学习)
(其中的哪一种因学生说了拿来体验感悟)(朗读和想象、说话结合)
(1)、“刷刷”是黄叶道别的声音,(看课件)
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,你看着像什么?黄叶对大树妈妈说:“
”哦,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。呵,多美的黄叶啊。
(2)“蠷蠷”蟋蟀振动着翅膀,和阳台告别的歌韵。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?(看课件)
蟋蟀在唱着“”朗读指导
(3)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,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:“”他们在说些什么呢?(课件)舍不得走,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。朗读表现。
(4)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,发出“”的声音,(课件)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。秋风吹过,田野里果园里……人们的心里你能用朗读表现么?
三、听听,走进秋,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,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,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?
学生发散说,师引导到诗歌的形式,为写打下基础。用听听,秋的声音……这样方式来说。
师:是啊,秋的声音,我们已经说了好多,还有好多好多……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像这个小诗人一样把它们写下来好吗?
师小结:是啊,秋的声音,在每一片叶子里,在每一朵小花上,在每一滴汗水里,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,听到秋的声音,我们的心里多么——()
就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我们的喜悦吧!
感情朗读。
扩展,可以欣赏一首写秋的诗歌,送给大家作为礼物。
听听,秋的声音优秀教案(3)
【学习目标】
1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。
2、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,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。
3、仿照诗歌内容,补写几句诗文。
【课前准备】
1、选择一段优美的关于秋的音乐磁带。
2、准备录音机1台、实物投影仪1架(或小黑板3块)。
【教学设计】
一、享受音乐,发挥想象
1、描述引入:秋天,不仅有丰富的色彩,还有美妙的声音,不信,你听(放音乐磁带)。
2、直观感受:同学们闭上眼睛,仔细聆听,想象画面。
3、交流感受:说说你听到了什么?看到了什么?
4、导入课题:有一位作家也听到了秋的声音,他听到的和你们的是不是相同,想知道吗?(揭题读题)
二、欣赏朗读,感受诗情
1、读通诗文:自读课文,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,读准字音,读通句子,生字可以多读几遍。
2、感知内容: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?你最喜欢哪种声音,喜欢的话多读几遍。
3、朗读展示,想象表演:
鼓励学生用欣赏性的语气读给大家听,其他同学可欣赏性地听,听后可仿读,可评点。
4、配乐朗读:
⑴老师播放音乐,学生配音试读。
⑵指名朗读,大堂展示。
三、想象创作,续写小诗
1、各自仿写:同学们,秋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,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写下来,行吗?可以仿照自己最喜欢的某一段话写。
2、大堂展示:把自己写的一段小诗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,并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,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现出来。
3、汇编成诗:几个同学自由组合,把自己的小诗合并汇编成一首新诗,画上插图,制成作品,准备展览。
四、课外活动
举行小小诗展,感受成功的喜悦。
听听,秋的声音优秀教案(4)
学习目标
1.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。
2.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,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。
3.仿照诗歌内容,补写几句诗文。
课前准备
1、 选择一段优美的关于秋的音乐磁带。
2、 准备录音机1台、实物投影仪1架(或小黑板3块)。
教学设计
享受音乐,发挥想象
1.描述引入:秋天,不仅有丰富的色彩,还有美妙的声音,不信,你听(放音乐磁带)。
2.直观感受:同学们闭上眼睛,仔细聆听,想象画面。
3.交流感受:说说你听到了什么?看到了什么?
4.导入课题:有一位作家也听到了秋的声音,他听到的和你们的是不是相同,想知道吗?(揭题读题)
欣赏朗读,感受诗情
1.读通诗文:自读课文,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,读准字音,读通句子,生字可以多读几遍。
2.感知内容: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?你最喜欢哪种声音,喜欢的话多读几遍。
3.朗读展示,想象表演。
a、鼓励学生用欣赏性的语气读给大家听,其他同学可欣赏性地听,听后可仿读,可评点。
b、开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动。出示字卡或小黑板:
大树抖抖手臂,“刷刷”,是黄叶道别的声音,黄叶说:“_______”
蟋蟀振动翅膀,“qǘ qǘ”,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,蟋蟀在唱着:“_______”。
5.结束。
听听,秋的声音优秀教案(5)
教学目标
1.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。
2.边读边展开想象,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,并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。
3.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。
重点难点
1.从秋天的声音中,想象秋天景色的美好。
2.有感情的朗读诗歌,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。
教学过程
活动1【导入】听听,秋的声音
一:复习导入、激发兴趣
师: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秋天的美景,你能用一个词组来概括秋天吗?出示
填空:()的秋天
师:是啊!秋天不仅为我们描绘了衣服五彩缤纷的图画,而且还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声音,有一位诗人就把在秋天里听到的声音记录下来,写成了一首小诗,你们想听吗?
师: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听听秋的声音。(板书课题:听听秋天的声音)
师:出示课件:听朗读录音
活动2【导入】听听,秋的声音
二:初读课文、整体感知
1 .检查预习作业
师:通过昨天的预习,你对本课有什么了解?
生:汇报。
师:这是一篇略读课文,请同学们按要求自学课文。
三:品读想像、体会交流
1.出示自学小提示:
(1)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秋天的声音。
(2)诗中从哪几方面写出秋的声音?分别讲了那些事物的声音?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记出来。
(3)读到秋的声音时,展开想象,把读后的体会和同学交流。
(4)哪一小节是你喜欢的?那里有没有我们写作中值得应用的修辞方法?
师: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汇报。
2. 汇报自学情况
(1)。生汇报。
(2)根据学习情况品读诗歌,交流体会。
A:第一节
师:请喜欢听落叶声的一起读一读,想想这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?
师:这节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,生动地展现了风摇树枝的传神动态,你读后有什么感受呢?落叶会说那些告别的话呢?
生:汇报
B:第二节
师:在秋天里、草丛中、树叶下,蛐蛐在一声声叫着,一起来倾听,谁能把优美动听的蛐蛐声音变成朗读来告诉我们?
生:读
师:蛐蛐会唱些什么?展开你的想像,谁来说一说?
C:第三节
师:在美丽的秋天里,落叶离开秋天的怀抱、小蛐蛐唱起了离别的歌,大雁也过冬去了,想送大雁的同学来读一读。
师:请同学们找出两个动词,这样写好在哪里?
师:大雁会撒下什么叮嘱呢?
D:学习4、5、6节
师:在大家的朗读中,我们一起走进了秋,走进了辽阔的音乐厅,这音乐厅就是“神奇的大自然”,在大自然中,秋天的声音无处不在,我们再去听一听,感受一下秋天的声音还在哪里?
板书:叶子里小花上
万物中
汗水里谷粒里
师:这部分秋天的声音同上面写落叶、昆虫、大雁这些可以听到的声音不同,这部分是用心去感受的无声的声音。
师:秋天美好的音乐来也匆匆,去也匆匆,你想追上吗?
生:齐读课文。
活动3【导入】听听,秋的声音
四:仿写诗歌、积淀语言
师:这首诗语言精炼优美,富有韵味,描写秋天声音时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,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?
师:你们喜欢秋天吗?汇报一下收集的秋天的声音,仿照1、2节的形式,自己仿写一节。
生;展示自己写的诗歌。
五:作业超市
1.给自己写的诗配上画。
2.收集有关秋的诗歌。
3.带着你对秋天的喜爱,选择本单元任一篇文章读一读。